果酸換膚是甚麼?功效及護理須知一文睇清

果酸換膚, AHA, 去角質, 改善膚質, 解決暗瘡,收細毛孔,護膚教室
成日聽人講做果酸去死皮,但其實果酸換膚唔止去死皮簡單

果酸換膚(AHA Peeling)係利用果酸(如甘醇酸水楊酸、乳酸)刺激角質層剝落幫皮膚清走表層暗啞角質,刺激細胞生長,有助改善暗瘡、粉刺、色斑、皺紋、毛孔粗大和油脂分泌失衡等問題。

🌟果酸換膚有好處?

1️⃣改善膚質同提亮膚色 
去走暗啞角質,幫皮膚回復光澤

 

2️⃣ 減淡細紋及提升彈性
果酸可以刺激膠原蛋白生長,減少乾紋、細紋,令肌膚更有彈性

 

3️⃣改善暗瘡問題
果酸可疏通毛孔,深層清皮膚及消滅暗瘡細菌

 

4️⃣收細毛孔感覺
走堵塞物後,毛孔自然冇咁明顯~

 

甘醇酸 VS 乳酸 VS 水楊酸
🔸甘醇酸 
效果:顯著去角質,對膚質改善及、毛孔及細紋效果顯著,炎症性暗瘡效果中等
適用膚質:正常/油性肌 
 
🔸乳酸 
效果:溫和去角質,對提高及細紋改善有效,但對毛孔暗瘡治療及抗菌力較弱
適用膚質:乾性/敏感肌
 
🔸水楊酸 
效果:去角質同時控油,抑制痤瘡桿菌,對毛孔暗瘡及炎症特別有效,但抗老有限
適用膚質:油性 / 痤瘡
 

✅✅ 咩膚質做?

油性肌:非常合適!有控油疏通毛孔效果
乾性肌:選低濃度果酸-例如乳酸,清潔同時會有輕微保濕力
混合肌:可局部處理,T字去油、U區保濕
敏感肌:小心使用!建議選低濃度及先局部進行測試
不建議:濕疹、玫瑰痤瘡等炎症皮膚 

 

 🌟果酸換膚幾耐做一次呢?
果酸換膚幾耐做一次,視乎果酸濃度、皮膚接受程度以及治療目標。
基本可分為 【醫美級】及居家護理】兩種:
 
1️⃣醫美級-(高濃度20-70%)

醫美級果酸換膚通常使用濃度較高嘅甘醇酸(AHA)或水楊酸(BHA),必須由專業醫生操作,主治痘疤、色素沉澱、細紋及角質等問題。

👉🏻建議:2-4星期做一次,一般需3-6次療程才能達到最佳效果。
👉🏻其他因素:如只是輕度去角質或美白,4星期一次即可。如是治療痘疤或頑固黑色素沉澱,則需要2-3星期做一次,必須按醫生評估皮膚狀態而決定。

2️⃣居家護理 -(低濃度5-10%) 

低濃度果酸產品適合日常溫和去角質,促進皮膚更新,使肌膚更光滑細緻。

👉🏻建議:星期1-2次
👉🏻其他因素如是敏感肌,應先每星1次作開始,然後再逐步增加次數避免過度刺激肌膚。
 

❇️❇️❇️種類濃度會影響療程效果。低濃度效果沒有高濃度煥膚的效果好,但副作用卻相對較低。此外,如果想要溫和地進行居家煥膚,建議選用低濃度A 品,會相對安全。


⚠️做果酸前後要注意

做果酸前:
1. 停用刺激品一星期(例如 A 酸)
2. 如居家護理敏感肌建議先局部進行測試
 
做果酸後:
1. 做果酸後皮膚會比較脆弱
不含刺激成潔面品洗 
用毛巾印乾皮膚
✔ 保濕
✔ 記得一定要搽防曬 
 
2. 果酸換膚後會有其副作用,如出現紅腫、脫皮等現象 
皮膚復原前,千祈唔好手癢撕脫皮位置,自然
避免用刺激性品(如含酒精爽膚水) 


資料來源:
醫學研事顯示乳酸換膚顯著提升膚色均勻度
Kornhauser, A., Coelho, S. G., & Hearing, V. J. (2010). Applications of hydroxy acids: Classification, mechanisms, and photoactivity. Clinical, Cosmetic and Investigational Dermatology, 3, 135–142.
 
研究顯示,連續使用乳酸3個月後,細紋顯著減少及真皮層膠原蛋白含量增加
Smith, W. P. (1996). Epidermal and dermal effects of topical lactic acid. Dermatologic Surgery, 22(7), 623–627. doi:10.1111/j.1524-4725.1996.tb00608
 
研究暗瘡治療中的效果,顯示甘醇酸換膚8週內減少毛孔堵塞和炎症性暗瘡,水楊酸對油性皮膚的抗菌效果更佳
Kessler, E., Flanagan, K., Chia, C., Rogers, C., & Glaser, D. A. (2008). Comparison of alpha- and beta-hydroxy acid chemical peels in the treatment of mild to moderately severe facial acne vulgaris. Dermatologic Surgery, 34(1), 45–50.
 
研究治療暗瘡和毛孔問題中的效果,顯示以甘醇酸換膚後,毛孔外觀改善約30%,對油性皮膚效果更顯著
Ilknur, T., Demirtasoglu, M., Bicak, M. U., & Ozkan, S. (2010). Glycolic acid peels versus amino fruit acid peels for acne. Journal of Cosmetic and Laser Therapy, 12(5), 242–245.


🌷 學習護膚,了解原理!
如果你都想學習更多知識,可以follow我FB / IG 或 bookmark 呢個 blog, 我地一齊進步! 

以上資訊 Skin Chat Rooom 提供的只是參考,在進行任何療程前,應咨詢專業皮膚醫生意見。 

發佈留言

0 留言